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健康

辽宁医疗援疆,把守护健康之爱留在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8日 16:20:59    来源: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春去夏来,从渤海和黄海之滨到天山脚下,辽宁援疆医生奔赴万里,投身医疗援疆工作。在“一地两师”的热土上,他们既是妙手丹心挽沉疴的医者,也是躬耕杏林传帮带的师者,守护各族群众健康,助推当地医疗事业全面发展。

  扎实推进“组团式”医疗援疆

  2023年10月27日夜间,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男婴阿巴斯(化名)。孩子出生时体重仅为1270克,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而且还出现羊水二度污染,脐带螺旋扭转,生后呼吸衰竭。

  新生儿科主任、援疆医生陈丹当机立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等紧急救助措施。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当,阿巴斯呼吸及循环情况都明显好转,并建议家长转院治疗。这是塔城地区首例诊断食道闭锁患儿并及时转入上级医院,完成手术治疗的病例。

  2023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第七、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与国家卫健委“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政策及精神,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将人才培养与推动受援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为受援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切实让边疆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医疗援疆带来的福祉,助推受援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辽宁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队队员陈丹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23年5月,她来到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自担任新生儿科主任以来,她用温暖的怀抱和爱心,为塔城地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专家陈丹现场教学。 通讯员 丁建芬 摄

  在履职期间,指导诊治住院病人160例,危重症占比50%以上,其中呼吸机使用40余人次,并开创病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模式的先河。成功完成1例900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后早期抢救及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全程救治,成功抢救2例重症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新生儿,联合胸外科成功为1例气胸患儿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等。

  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她努力加强科室新技术发展,指导病房医生开展“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及“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两项新技术。目前,病房医生可以独立进行头磁共振的阅读,对高频振荡通气的使用也有了一定了解。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陈丹在做好医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基础上,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完善“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在临床实践操作中,通过教学指导,陈丹所在科室的医生已完成脐静脉置管4例,唯一一名规培医生在多次培训后也能够独立完成气管插管操作。

  2023年6月,陈丹受邀参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新生儿呼吸机应用高级研修班”,并做“机械通气中的脑保护策略”的专题讲座,对学员进行呼吸机相关培训,大会辐射新疆全域新生儿科医生100余人。

  据了解,2023年,辽宁医疗专家在塔城人民医院接诊门急诊量7413人次、诊治住院患者3071人次、会诊358人次、抢救危重患者230人次、开展手术1646台、教学查房344次、开展疑难重症和死亡病例讨论163次,同比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医疗专家填补技术空白24项,培养各科骨干医护人员42人。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玉英感慨地说,“组团式”医疗援疆在我们医院开展八年来,164名医疗专家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感染、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医护人员,切实为医院整体提升医疗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对症下药呵护“一老一小”健康

  今年85岁的哈地霞·别汗白,体弱多病且行动不便。老人患白内障多年,因为当地医院做不了手术,又不愿意舟车劳顿到外地做手术,所以衣食住行都在“黑暗”中摸索。
  2023年9月21日,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裕民县人民医院,半个小时就做完了白内障手术,老人紧握医生的手说,没想到我都快入土了,又可以看见家人和一天一个样的农村变化了,真是要谢谢您呀! 哈地霞老人能重新光明,得益于辽宁省锦州市援疆工作队开展的“光明行”行动。

  据了解,锦州医科大学眼科病中心“光明行”援疆医疗队服务自2019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为裕民县老人开展了白内障手术,把关心关爱老人健康落到了实处,也取得了实效。

  特别是2023年9月18日,辽宁锦州医科大学眼科专家刘华专程来到裕民县人民医院,为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援疆儿科专家邵刚给孩子体检。通讯员 高燕 摄

  至目前,“光明行”已成功为县域内201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91台、翼状胬肉手术10台,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塔城地区裕民县是一个偏远的边陲小县,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医疗资源匮乏,各族群众预防疾病的意识淡薄,社会对青少年心身健康问题的认知更是一片空白。

  为解决这个问题,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援疆工作队在裕民县启动实施了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该项目惠及裕民县中、小学生及幼儿园7650名儿童青少年。体检主要包括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骨密度测量、脊柱检查、OTC等项目,检查项目涵盖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
  援疆儿科专家邵刚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既是了解他们健康状况、保障身心健康,更是预防各类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9月14日,裕民县第一小学举办的“锦州医科大学联合裕民县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启动仪式,预示着裕民县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成为医疗援疆常态化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裕民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倪桂春说:“‘监测项目’的落实落地,为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干预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提早实现医防融合提供了精准依据,更为裕民县儿童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技术优势让“闲置”设备变“活宝”

  2023年9月6日,和布克赛尔县人民医院援疆医生刘靖明接诊了一名54岁女性,腹疼多年不知道什么原因。

  经他诊断后,确诊为膀胱结石,并亲自主刀做手术,首次成功运用设备,将其膀胱结石全部击碎去除,手术中还取出了滞留在患者体内长达19年并形成结石的节育环,为患者消除多年未查明缘由的病痛。

  和布克赛尔县的各族群众,由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原因,居民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但泌尿外科学专业专科诊疗力量几乎为零,泌尿系统结石、血尿等疾病患者,需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就诊。

  同时,和布克赛尔县人民医院早在2011年就引进了微创经尿道膀胱镜镜检术仪器、经尿道膀胱镜、输尿管镜及钬激光碎石设备,但一直因缺乏技术人员,致使先进设备无“用武之地”。

  2023年5月,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刘靖明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利用“闲置”的先进设备,为医院填补了两项技术空白。

  到任第一周,一位42岁女性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到和布克赛尔县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患有腺性膀胱炎,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刘靖明为患者实施了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手术圆满成功,不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诊治时间,还帮患者降低了费用负担。

  援疆医生刘靖明带着年轻医生查房。通讯员 邓美琴 摄

  目前,微创经尿道膀胱镜镜检术、钬激光碎石术已在和布克赛尔县人民医院得到广泛应用。在刘靖明的悉心带教下,重点培养的两名医生已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科室的综合实力和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据了解,2023年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实施手术26台,增长了300 %,预计为患者累计节省费用达10多万元,成为医院最“热门”的科室。

  援疆医生刘靖明说:“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让我对‘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的体会更加深刻,我要和其他援友一起,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带到边疆、留在边疆,为提高受援地医疗技术水平,为守护边疆群众健康贡献微薄之力。”

  (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高升)

责任编辑:艾孜孜·萨木萨克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