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彭先艳:让我们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11:42:46 来源:Hi苹果红了
“这里是文化大院,是农家乐,也是我们的家。”看着装饰一新的大门,彭先艳拉着丈夫的手开心地说。
二十多年前,正值花信年华的彭先艳,从安徽宿州远嫁库车市阿拉格镇巴扎村,与丈夫托乎地·阿布拉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开饭馆、拓荒种地、养殖牛羊、开办农家乐,成为村里致富典范。
曾经的巴扎村,土地盐碱大、耕地少,村民收入单一,是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民族村落,而今,这里柏油路宽敞整洁、新房林立,小超市、饭馆、机械维修、农资等各类商铺齐全,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几千元递增至1.96万元。提起生活的变化,村民们感慨地说,党的政策好,也多亏有我们的好榜样——彭先艳。
在宿州市生活长大的彭先艳,有开店做生意的经验和见识,深知地方美食受欢迎,婚后和托乎地·阿布拉在宿州开饭店,经营拉条子、烤肉、烤包子等美食,创业5年,凭着诚信经营和起早贪黑的忙碌,家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也攒下了一笔资金。因牵念万里之外生病的父亲,两人回到了阿拉哈格镇巴扎村,带着老人四处求医治病,求医期间,夫妇俩有时间就开垦荒地,由于风沙、盐碱、干旱等恶劣环境,种植收益不高,但为养殖牛羊提供了天然牧场,成群的牛羊为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财富。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曾经开荒的土地被建成了现代化棉田,棉花丰产丰收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5年,彭先艳和丈夫利用自家偌大的院落,开办了“农家乐果园餐厅”,院内的宴会厅可同时容纳二百多人就餐,沿着院里的葡萄长廊可通往后面的果园。在农闲和节假日的葡萄架下,有通过打牌识字识词,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村民;有探讨农业生产技术的养殖种植能手;有唱歌跳舞,放松身心的歌舞爱好者……果园餐厅成了远近村民聚会聚餐、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彭先艳,巴扎村这个曾经唯一的外来媳妇,让村民赞不绝口。赡养老人,扶持几个弟妹成家,力所能及帮助乡邻,大家都说彭先艳是个能人,还是个好人、热心人。有了彭先艳这个好榜样,村民们也开始学着干、比着干,海里且木·艾则孜的家庭人多地少,通过开饭馆、经营小超市提高了生活水平;阿力木江·艾则孜开垦荒地搞种植,如今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全村人致富创业信心十足。
“农家乐果园餐厅”旺季时,需要工作人员二十余人,淡季也需十余人,在这里工作的都是邻里乡亲。村民热孜完古丽·艾合买提曾在农家乐果园餐厅干服务员,去年开了面条加工店。她说:“在这里,先艳和我们一起干活,给我们讲她多年来走过的路,让我很有感触。感谢她鼓励我、帮助我开起了店铺,现在生意很好,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2022年4月,农家乐果园餐厅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大院示范点。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学习交流科学知识、参加文艺表演、书画创作等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村民的精神面貌一新,邻里矛盾少了,干事创业的更多了。
近日,随着文化大院里图书室、文化墙、音视频等文化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村里的文化氛围更浓了。彭先艳说:“文化大院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用好文化大院,成立自己的文化队伍,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通过参加活动陶冶情操。还要搞直播销售特色农产品,增加我们的收入,我们要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彭先艳和托乎地·阿布拉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彭先艳发挥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为巴扎村为更多的女同志树立了自立自强的好榜样。”巴扎村原党支部书记托合提·艾买尔说。
良缘夙缔,佳偶天成。“很感谢自己当年到县城打工,有缘认识了到库车看亲戚的彭先艳。”托乎地·阿布拉谈起过往开心地说,“先艳能干、能吃苦,有思想、有同理心、能包容,是我事业上的好帮手。”(库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红丽 通讯员 杨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