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心有明灯引航向 甘为人梯育桃李

——记浙江省嘉兴市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包永明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21日 10:04:29    来源:阿克苏日报

  文/图 阿克苏新闻网/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王克毅

包永明正在向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

  再度从红船起航的地方,来到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雅县,包永明的心里是甜蜜的。他常说,红船精神冥冥之中催促着他要“做一些事”,援疆给了他机会,他直言,看到沙雅县的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的心里便再也放不下他们。

  包永明53岁了,来沙雅县幸福小学担任校长之前,他是嘉兴市嘉善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今年2月,他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教育对口支援的号召,作为一名援疆教师第二次回到了沙雅县。

  初来援疆  壮怀激烈

  “8年前的援疆和这次援疆,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包永明说,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他首次援疆,经历了最初的孤独和煎熬后,最终升华为人生的梦想和憧憬。

  当年,为上好在沙雅县的第一堂语文课,他准备了一晚上的教案,内心十分忐忑。第二天,面对学生们的热情与好学,包永明的焦虑瞬间一扫而空。

  “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笑脸,打消了我这个外乡人的重重顾虑。孩子们还给我起了个新名字—‘买买提·包’,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包永明笑着说。

  首次援疆,包永明除了完成正常教学工作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了解到沙雅县一学校的部分学生生活困难后,他便联系嘉善县的朋友捐赠了200套棉校服,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学生们的心。

  两年很长,包永明克服了水土不服,把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埋在心底,苦练教学本领,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两年很短,返回嘉兴,援疆的每一天就像过电影一样,让他魂牵梦萦。

  “我一直在想,初次援疆经验不足,工作不够细致,留下了不少小遗憾。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年初,当领导找包永明谈话,征求他是否愿意第二次援疆时,他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二度援疆  情满沙雅

  回到沙雅县,包永明感到身上的责任愈加沉甸。一到学校,他就依托“四青”工作室,积极开展云端课堂讲座和“三进两联一交友”等工作,帮助师生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幸福小学五年级学生麦尔比亚·那曼说:“包校长经常让我们和浙江的学校开展书信手拉手、书法比赛等融情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了解到了不少浙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该校老师刘小乔说:“包校长就是我的‘师父’,他有时间就帮我‘磨课’,每次都能给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半年以来,在包永明的建议下,幸福小学有了第一届学生运动会、第一届科技节,师生们通过云端课堂,加强了嘉兴沙雅两地教学互动。在《教育家》杂志组织的全国校长线上论坛上,包永明为幸福小学作了一次很好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了这个幸福的学校。

  包永明说:“近几年,幸福小学整体面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利用好援疆资源,对学校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