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践初心 弘扬新风传文明
——地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3日 11:09:07 来源:阿克苏日报
文/图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路 通讯员 胡全
连日来,新和县新和镇第三小学学生穆妮热·阿布都万力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学生夏依丹·吐尔洪入选2024年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的消息,在地区广大少年儿童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标杆,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今年5月,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60余名师生参与“石榴籽·祖国行”文化交流项目走进浙江省高校。图为两地学生正在进行书法交流。
党的二十大以来,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天山儿女,牵挂着北京,太阳最红总书记最亲,为国为民,不忘初心,我们永远热爱您,和您心连心……”这是夏依丹·吐尔洪演唱的原创歌曲《我和北京心连心》。8月7日,正在参加2024“走读浙江采风中国”浙阿小记者团活动的她将这首歌分享给杭州的同学。
夏依丹·吐尔洪从5岁半开始参与演唱《我和北京心连心》《中华是我家》《跟我学唱阿克苏》《美丽阿克苏》等爱国主义题材歌曲,不仅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还受到了网友的喜欢和支持。
夏依丹·吐尔洪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地区始终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命任务,持续推进红色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充分发挥89个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爱国爱疆爱家乡·好歌大家一起唱”“强国复兴有我·小小讲解员”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1.6万余场次,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深深扎根在各族少年儿童心田。
8月1日,参加2024年嘉沙两地青少年学生“小小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融情实践夏令营(第二期)研学活动的师生来到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柯柯牙纪念馆参观。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沙雅县第一中学学生艾尔班·库尔班说:“参加研学活动,让我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深入了解,也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今后,我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争做民族团结的小小“石榴籽”,为建设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在常态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地区以“1+9+N”工作体系为中心轴,统筹推进学校思政工作,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开展“时代新人说”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奋斗者正青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比赛,线上线下覆盖283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各族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增进互学交流
“沁霏,我妈妈已经准备好做大盘鸡、抓饭的食材,就等你来了。”8月7日一早,得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学生吴沁霏要来新和县参加研学活动,穆妮热·阿布都万力第一时间邀请她来家中做客,姐妹俩相约同游新和。
2022年3月,穆妮热·阿布都万力与吴沁霏通过“书信手拉手”活动相识。两年多来,她们通过书信分享所见所闻和彼此的学习、生活,了解两地的风土人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她们共同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2022年暑假,我到丽水参加活动时去了吴沁霏家里,这次她能来我家,我特别高兴。”穆妮热·阿布都万力说。
你来我家看看,我到你家走走。地区各地充分利用浙江省对口支援优势,以及自治区“石榴籽 祖国行”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主题为“寻古探今—与阿克苏跨越时空的对话”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以及龟兹文化研学游、柯柯牙工程绿色游等25条精品研学路线,让学生走进博物馆探古迹、学历史、品文化,在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6月,地区团委组织阿克苏150名青年学子分三批赴浙江省15所高校开展“浙里石榴红·石榴籽祖国行”青年学子交流活动。
据了解, 2018年浙江省共青团开展第二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以来,浙江团省委先后实施了援疆青年交流行动、援疆青年人才行动、援疆青年就业创业助力行动、援疆青年学业助力行动,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促成471所学校、2600个班级、10.4万名学生结对,各族青少年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厚植文明之花
这个暑假,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的农家书屋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举办的“书香润童年 阅读向未来”读书分享活动很受欢迎。活动中,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后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苏盖提托喀依村学生艾热提·马合木提说:“我喜欢看绘本《石榴仔与阿凡提》,看了这个故事,我为援疆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我要努力学习,今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推进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中,地区加强本地文艺题材创作,每年投入300万元扶持资金,对重点文艺作品给予支持和引导,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城市书房、公益电影放映点等设施载体,发挥原创电影《长风万里》、绘本《石榴仔与阿凡提》、歌曲《我说中国话》等本地特色文艺精品作用,更好满足各族青少年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用优秀文艺作品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同时,举办“我们的村晚”“村BA”“村超”等文旅活动8200余场次,让各族少年儿童在家门口享受现代文明盛宴。
地区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现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中,多方发力构建青少年网络保护格局,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刊发“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至纯至真立品德 尽善尽美塑榜样”等稿件1.5万余篇,用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滋养各族少年儿童,持续壮大网上网下正能量。同时围绕健康饮食、文明着装、讲究卫生、明礼诚信、遵规守法、崇尚科学,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现代文明礼仪规范。联合新媒体平台发起“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雷锋”等主题活动,制作“柯小驼·文明新风进万家”“做好眼健康 拒当小眼镜”等原创H5、漫画、短视频1800余部,推动各族少年儿童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