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防控食源性疾病 警惕“病从口入”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3日 09:38:07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沈新秀 )夏季高温多雨,湿热的环境不仅让人倍感不适,也为细菌、霉菌等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绝佳的滋生条件。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区卫生监督所)综合卫生科科长周红亮提醒,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稍有不慎就可能“病从口入”,科学防范至关重要。

  夏季四大食品卫生隐患,你中招了吗?

  食物易受微生物污染。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如同天然“培养箱”,致病菌繁殖速度成倍加快。被雨水溅落污染的食材、未经妥善保存的食物,都可能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

  食品加工隐患多。夏季厨房温度高、湿度大,若厨具餐具清洁不到位,或加工过程中生熟交叉,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部分家庭贪图方便使用未经处理的雨水、地表水清洗食材,进一步加剧了卫生风险。

  储存条件难保障。夏季频繁开关冰箱,或断电后未能及时处理冷藏食品,会导致食物迅速变质。即便使用冰箱保鲜,若生熟混放、储存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易疏漏。高温下人体出汗多,手部细菌滋生快,若不注意清洁,在处理食物时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同时,夏季蚊虫活跃,也可能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

  如何在夏季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周红亮提出五项关键防护措施:

  把好“入口关”,远离高风险食物。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生肉、生水,以及未洗净的瓜果;不喝生水,不吃死因不明的畜禽、不明来源的野生蘑菇和野菜;谨慎对待街头摊贩的生冷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确保食物彻底加热,安全储存。所有食材必须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类、海鲜等易腐食品;饮用水首选瓶装,其他水源需煮沸1分钟以上(高原地区延长至3分钟)。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冷藏后的食物再次食用前务必充分加热;冰箱内食物应分类存放,做到生熟分开,定期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严防交叉污染,保障用水安全。清洗食材、餐具时,必须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自来水或瓶装水,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雨水。生熟食品应使用不同刀具、砧板处理;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水彻底洗手;定期清洁厨房,对厨具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科学储备食品,避免变质。家庭储备食品时,优先选择罐头、压缩饼干、密封即食食品等耐储存的预包装产品;减少囤积易腐坏的生鲜食品,购买后尽快加工或冷藏保存。储存食物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处,做好防潮、防虫、防鼠措施。

  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应对不适。家中可适量储备盐酸小檗碱(黄连素)、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常用止泻及电解质补充药品,但使用前需严格遵循医嘱或说明书,特殊人群(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更要谨慎。同时,留存社区医生或医疗机构联系方式,若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发热等胃肠炎症状且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夏季饮食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周红亮强调,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安心享受夏日美好时光。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哈斯木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