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厚植“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2日 10:06:28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马勇
送餐志愿者的电动车往来穿梭,核桃林间农户跟着专家学习修剪技术,学堂里亲子一同朗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幕幕温暖场景源于阿克苏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打造的“管饱”“管农”“管慧”体系。今年以来,各地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实干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管饱”小厨:一顿热饭暖胃更暖心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在家门口吃上热乎乎的饭菜。”8月26日,在乌什县阿恰塔格乡托克逊亚阔坦村,76岁的村民图尼亚孜·马木提接过“管饱爱心骑士送餐志愿者”送来的热饭时,眼眶泛红。
图尼亚孜·马木提的老伴2023年病逝,儿孙均在外务工,独自做饭成了难题。随着村里“管饱爱心小厨”的建成,彻底解决了他和村里其他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今年3月份,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建成了“管饱爱心小厨”,采取“政府扶一点、工作队帮一点、集体经济筹一点、群众干部交一点”的模式,让村里独居老人吃上热乎饭,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
托克逊亚阔坦村党支部副书记买尔旦·买买提介绍,来“管饱爱心小厨”吃饭的老人,根据年龄不同,只收取3元、2元、1元的成本费,实现小厨盈亏平衡。村干部、村医等以包月制入伙。开业以来,已有超1650人次享受爱心餐,志愿者送餐上门超100次,外出务工家庭也彻底解决了“家中老人吃饭难”的后顾之忧。
“管农”甄选:特色果叩开“致富门”
时下,正值核桃成熟采收期,8月26日,在沙雅县红旗镇巴扎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该村工作队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为核桃种植户送上“硬核”指导。
专家详细讲解了收获期管理对来年产量的影响,示范病残体清理技巧,指导集中深埋或焚烧落地果、病枝;针对常见病虫害,说明冬季树干涂白的配比与时机,强调收果后清园是经济防控手段。
同时,乌什县阿恰塔格乡英萨村创新构建“央企+民企+集体合作社”协同模式,联合院校专家团队、当地种植能手,推出“理论授课+田间指导+云端跟访”的培训模式,提高田管科学水平。与此同时,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及开发枣夹核桃等特色产品,让核桃附加值大幅提升。
英萨村种植户麦麦提·图尔荪说:“核桃品质提高了,销售也不用愁,致富信心更足了。”
“管慧”学堂:一堂课点亮内生动力
8月24日,库车市齐满镇平安村举办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比赛,吸引了全村100余名村民积极参与。此次比赛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情。
村民迪丽拜尔·买买提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外出务工、参与各项活动打好基础,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通过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系列活动,激发各族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情。
“我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更多的书,长大为家乡服务!”当日,在乌什县阿克托海镇阿克博孜村的“管慧”学堂里,学生古再丽努尔·库尔班用国家通用语言跟母亲奥格莱姆·图尔荪交流。
在阿克博孜村的“管慧”学堂,课程“接地气、有干货”,既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也有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还有党员红色课堂、舞蹈排练、乐器教授等,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玉散·如苏力说:“学堂定期开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班,方便了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也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国家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