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砥砺奋进七十载 龟兹故地谱华章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6日 10:05:28    来源:阿克苏日报

  核心提示:

  库车市充分发挥“资源储量大、工业基础雄厚和人口集聚”优势,持续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和文旅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优结构、更可持续,不断夯实“擎天柱”根基。今后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释放能源优势潜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聚人气、旺财气、增名气,持续擦亮“古韵龟兹·丝路库车”品牌,塑造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龟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70载风雨兼程,70载春华秋实。70年来,在党中央关心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库车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实干笃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品质节节攀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库车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擎天柱”发展定位,“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大好局面,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70年来,库车市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形势日趋向好,人气活力更旺,处处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大好景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库车市坚持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引领,更好运用法律武器、统战思维维护稳定,扎实开展平安库车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心求安、民心思稳蔚然成风。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坚持把社会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主观能动性显著增强,党建引领、干群携手打造的龟兹小巷,受到国家、自治区领导高度评价并在全疆推广,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突飞猛进。70年前,库车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百废待兴,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全市上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顺利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确定的目标任务, 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牵引力、带动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抓项目、防风险、稳增长,2024年GDP、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分别较2014年增长了42.8%、58.4%、30.5%、59.5%、44.5%,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进中显优的亮眼成绩单,综合实力连年上榜西部百强县(市)。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紧盯“千亿产值、百亿收入”发展目标,打出经济发展“组合拳”,主要经济指标常年稳居地区前列,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占地区的46.5%、27.1%,2024年财政收入位居全国百强县97位,成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4年的13.0:61.7:25.3优化为2024年的9:52.5:38.5,勾勒出一幅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全新图景。特别是2022年以来,按照地委工作安排,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炼化纺、煤炭煤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迈出关键一步,全市上下近20年来梦寐以求的重大项目即将变为现实,全国最大光伏制氢项目建成投用,实现了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零的突破,源峰、天锦、北山中部煤矿等项目顺利推进,大平滩煤矿、奥福化工等项目成功盘活,多领域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协同发力,粮棉果畜设施农业一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迈出坚实步伐,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由2014年的4家增加至2024年的27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14年的45%提升至2024年的85%以上,现代农业实现了优质高效发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和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2024年粮食、棉花、肉类、林果产量分别达到61.83万吨、32.91万吨、9.96万吨、38.5万吨,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79.61%、17.66%、186.21%、33.1%,一批优质农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扎实推进四大涉农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库车药桑、山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库车初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稳步提升,2024年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名单。依托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东部(库车)中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有效构建了“研育转繁推”一体化发展体系。

  文旅产业欣欣向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龟兹文化内涵,全面做好“旅游+”文章,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旅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国家A级旅游景区11个,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成为网红公路,吸引各地游客争相打卡。2024年接待游客934.96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1245.27%,实现游客总花费47.71亿元,较2014年增长708.64%,大美库车成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诗与远方”。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深入推进老城保护开发利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老城面貌焕然一新,生机活力持续迸发,从曾经“无人问津”变成如今的“车水马龙”,龟兹小巷、库车王府等景点火爆全网,培育各类业态29种,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库车市成功承办2025年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古韵龟兹·丝路库车”出圈出彩。

  园区沃土遍地开花。坚持软硬件并重,持续强化园区建设,2015年4月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352家企业入驻,其中全国500强企业5家,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44亿元,较2021年增长145.71%,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达到27家,分别是2021年的3.3倍、13.5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宜居宜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库车城乡整体上是“破、旧、残”的面貌,住房大多以低矮的土坯房、棚户区为主,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差。经过几十年的春潮浸润,城乡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库车市坚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中心建成区面积达到51.53平方公里,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继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19年库车成功“撤县设市”,掀开了库车历史新篇章,开启了库车发展新纪元。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2.6%。大力打造优质绿色空间,2024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2平方米,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变成了幸福实景。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坚持补短板、强基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2014年以来,累计投资13.7亿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类项目35个,累计建设改造各类管网1035公里。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路、过境铁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市乡村公路为支线,纵横连贯、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形成。截至2024年底,库车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757公里,实现了乡(镇)100%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100%通公路。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聚焦打造“全疆首选中转站”,大力发展“航空+旅游”,累计开通疆外航线7条、疆内航线14条,202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9.7万人次,“天路”与“地网”协同布局,让库车不再遥远封闭,也让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实现了农村家庭每户至少有一套安全住房的目标。持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村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先后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7座、污水管网105公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在84%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文明底色亮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谋划开展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达260.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8%提高至13.2%,沙尘、扬尘天气不断减少,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3天,较2014年增加44天。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深入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大力推进“工程+生物”防沙治沙模式,累计完成防沙治沙147.95万亩,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从每年10米锐减至2米,曾经肆虐的黄沙逐渐被驯服,荒漠化扩张态势得到根本性扭转,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民生福祉节节攀升,社会事业欣欣向荣。自治区成立初期,库车各族群众生活较为困难,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70年来,库车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上持续发力,全力补齐民生短板,让幸福成为亮丽的民生底色。

  脱贫攻坚成色十足。库车市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在2019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实现了50个贫困村整体退出、11352户37854人贫困人口脱贫。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各族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

  就业增收硕果盈枝。长期以来,库车市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各族群众从田间地头走向工厂车间,从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有了更多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逐年攀升。202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21年增长23.6%、39.7%,农村居民收入由过去单一的农业收入逐步向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多维构成转变。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库车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聚焦建设教育强市,确保各族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截至2024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14.4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4.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3%。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品牌化、职业教育现代化,精准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建强师资队伍,“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医疗卫生普惠万家。库车市坚持医疗惠民,围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健全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推动医药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坚持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库车市医疗集团,14个乡(镇)卫生院、21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大病保险、慢性病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地方病、传染病筛查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市域就诊率达94.68%,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乡(村)”。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堡垒坚强稳固。库车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深入开展驻村工作,累计选派1.43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持续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累计招引各类人才2365人,柔性引进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等229人,为该市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特别是2022年以来,库车市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持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事在基层办,全面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常态化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库车市党组织已发展到903个,党员23944名,“三有”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100%、95.45%,做到了凡有群众的地方、凡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的工作。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