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沙海明珠耀古邑 胡杨金浪舞新篇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9日 10:18:38    来源:阿克苏日报

  核心揭示: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产业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抢抓发展机遇,深挖优势资源,变“有效存量”为“巨额增量”,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的有效提升和质的明显转变,更好肩负起地委赋予的“压舱石”使命任务。

  七十年风云如磐、七十年壮阔征程。自治区成立以来,沙雅县以改天换地之志、艰苦创业之行,将一项项历史使命化为坚实步履下的成就坐标。沙雅县坚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在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盯“压舱石”发展定位,始终与国家战略、自治区部署同频共振,全县上下同心、奋楫如潮,在全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开启激昂奋进新篇章。

  一、深化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体系。沙雅县将维护社会稳定视为保障全县人民幸福生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前提,一体推进平安沙雅、法治沙雅建设,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稳定红利充分释放。创新“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源头治理取得实效。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宗教领域和睦和顺,宗教关系积极健康。特别是2022年以来,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顾问团,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明白人”培养入选第一批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沙雅县被全国普法办确定为“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试点县。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命名挂牌自治区优秀平安乡(镇)9个。向基层派出所下沉警力,大力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推动实现“大数据”和“基层网格力量”有机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大局稳定度不断提升。

  二、把牢工作主线,绘就交往交流交融新画卷。沙雅县坚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以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为指引,围绕主线、聚焦主线、融入主线,持续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媒体融合宣传持续深化,全社会向上向善力量更加凝聚。文化润疆浸润人心,累计打造特色文化大院36个,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阵地示范点48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元。全面推进“三项计划”,实施“百名学生嵌入培养”工程,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民族团结根基不断巩固。

  2022年以来,沙雅县它乾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新疆印章博物馆、“两馆一中心”等一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成投用。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城市围棋公开赛、2024年美丽中国·全国门球大赛、新疆民间艺术群英会等活动顺利举办,《印鉴西域·丝路华彰》《胡杨树下的恋人》《丰收的喜悦》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沙雅县历史文化通过央视《一馔千年》节目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度”和“滋养度”持续提升。有序打造“红石榴”互嵌式社区12个、互嵌式村34个、互嵌式小区71个,推动空间互嵌与情感联动双向奔赴。202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2022年热合曼·艾海提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2023年沙雅县“金胡杨”宣讲团被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社会共融基础不断夯实,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局面持续巩固。

  三、推进乡村振兴,谱写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稼穑安,民生稳。上世纪五十年代,沙雅县农业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生产模式粗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简陋,发展基础极为薄弱,1960年全县耕地面积达57.15万亩,农业生产总值仅0.1亿元。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沙雅县农业发展注入初始动能,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更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转折点。自此沙雅县农业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产业结构向“粮棉果畜”多元化转型,生产模式向“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升级,一幅科技赋能、业态丰富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铺展。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较2014年增长230%、50%、225.1%、87.8%,总产值从2014年的30.1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3亿元,增长239.5%。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2024年沙雅县被评为自治区棉花优势区、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硕果累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支撑不断强化,全程覆盖、区域集成、配套完备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小麦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棉花机采率由2014年的10%增长到2024年的96%,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经验在南疆推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7万亩,农业产业化进程提挡加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7312户2562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达到22433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治理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3年沙雅县入选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古勒巴格镇阿克艾日克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被评为自治区棉花优势区、产粮大县。农业强县的壮美图景正化作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希望和蓬勃的活力。

  四、培育产业动能,打造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1955年,沙雅县仅有几个手工业作坊,生产效率低下,工业总产值仅79.26万元。自治区成立以来,沙雅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改天换地的豪情,依托水土光热和物产资源,冲破产业落后阴霾。2014年以后,沙雅县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立足县域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千方百计优服务、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强基增效,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从2014年的30余家增加至2024年的92家,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地区前列,分别较2014年增长199.5%、154.46%、128.45%、133.29%、479.93%,谱写了经济稳定增长与结构优化协同并进的发展新篇章。特别是2022年以来,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粮油加工转化率在80%以上;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和就地转化,深地塔科1井突破1万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记录,2024年天然气产量较2021年增长240.08%,瑞鑫储气、丰合能源等一批天然气下游企业落地投产,天然气就地转化率达27.47%;积极延伸棉花纺织服装产业链,新投50万锭纺纱、瑞赛30万锭纺纱等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项目落地在即,纺纱规模有望突破200万锭;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建设千万千瓦级光伏治沙标杆,落地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17万千瓦;大力推进“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雁栖田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游客总花费较2021年分别增长247.36%、328.85%。树牢“项目为王、产业为基”理念,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先后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企业,202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8.26亿元,较2021年增长114.23%。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累计配套787万元,常态化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3.64亿余元,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3亿元,较2021年增长17.94%。物流产业不断壮大,建成物流园区2个,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库沙新拜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凭借着群众勤劳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沙雅产业发展如绚丽多彩的织锦,奏响经济腾飞的时代强音。

  五、完善设施网络,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自治区成立以来,沙雅县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步履不停,城乡道路成网成环、通达四方,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完善、智慧升级,城乡面貌展新颜。2014年以后,沙雅县始终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220公里、供水管网1333公里、渠道防渗942公里,新建变电站8座、变压器906台,建成油气管道5条,油气输送能力达61亿立方米,新增城市道路113公里、城区供水管线339.6公里、城区排污管线139公里、城镇燃气管网225公里,城区面积达33.7平方公里,增长306.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5%,城镇化率提升至31.1%,增长9.8%。特别是2022年以来,国道217线库车至沙雅公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正式通车后将打破交通制约发展瓶颈;工业园区供水管网工程建成投用,工业用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沙雅县2022年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沙雅220千伏桑田变输变电工程并网运行,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昔日旧貌已化作通衢广厦与特色民居,现代与古韵交融共生,乡村振兴与城市繁荣同频共振,完善的基础设施正将便利与温暖注入生活日常,稳稳托起民生幸福。

  六、聚焦民生福祉,书写群众幸福生活新答卷。自治区成立70年以来,沙雅县深耕民生领域,为群众福祉倾注全力,始终聚焦关键民生领域,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4年以来,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8285户、公共租赁住房5942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100套、老旧小区改造27个3224户、农村安居工程8423户,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累计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3.12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8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入尽入”,教师队伍增长66.70%。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增长65%、37.8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从2014年的6.9%、19%提升到2024年的9.1%、60.7%;不断深化城乡两级污水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从2014年的二级B标准提升至2024年的一级A标准,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特别是2022年以来,建设安置住房37栋2366套,累计投入8.67亿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项目62个,沙雅县第二中学、第七中学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3500个,已顺利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验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县域内就诊率达96.8%。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光伏+治沙”模式治沙造林13.93万亩,恢复胡杨生态面积120余万亩,千万千瓦级光伏治沙和百万亩特色沙产业列入自治区示范标杆项目,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9.1%。就业稳、教育优、医疗强、生态美,沙雅县以扎实的民生举措让幸福在百姓身边落地生根,以民生实事绘就百姓美好生活新图景。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奋进。新征程上,沙雅县将继续锚定目标,勇毅前行,以实干担当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阿克苏实践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