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为残疾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记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6日 10:08:26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曹瀚文

  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有一条看不见却充满温度的“康复线”,它从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延伸到院外的居民楼和农家院,从医护人员的手里传递到残疾家庭的心里。作为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深耕残疾人救助服务领域,系统整合残疾人救助项目资源,持续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用医者仁心书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温暖答卷。近日,该院获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0月15日,在地区启明学校,10岁的艾斯卡尔(化名)正与同学们奔跑嬉戏,活泼开朗的他,让人难以想象曾经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2023年,通过浙江援疆“启明行动”的筛查与评估,艾斯卡尔在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免费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如今,他不仅能与人顺畅交流,还积极参加诗歌朗诵、讲故事等校园活动,完全融入了集体生活。这样的转变,离不开地区各级医疗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和温暖陪伴。

  康复救助,重点是对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自2021年8月浙江援疆“启明行动”启动以来,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地区0至18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免费医疗救治工作。

  五年来,该院创新建立新生儿听力、视力与先天性心脏病“三网合一”筛查模式,累计救助残疾儿童811人。其中,110名孩子借助人工耳蜗重回有声世界,108人通过眼科手术重见光明,50名先心病患儿恢复健康,真正实现了“康复一人、帮扶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应。

  “救助不是‘一次性帮忙’,而是要让健康保障长久落地,才能从根本上帮残疾群体摆脱困境。”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郑悦亮表示,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该院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残疾防治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目前,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全疆唯一地州级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救助定点手术医院,成立南疆首家眼库和眼健康科普馆,并引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付勇名医工作室”等优质专家团队,真正实现残疾儿童救助“不出地区”“不漏一人”的目标。

  2024年以来,该院牵头实施数智眼科医联体改革试点,借助浙江援疆资源,通过构建数字眼科的基层诊所、线上辅助诊断及患者管理云平台,探索地、县、乡三级眼科诊疗服务体系模式。目前,已完成30个智慧眼科诊室建设试点,为4.2万余名群众开展常见眼病筛查与诊疗,及时阻断了多例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可能致盲眼病的发展。

  此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还结合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巡回义诊,组织医疗团队走进乡村、牧区、学校等地。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义诊活动230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24万余人,及时筛查救助有致残风险的群众2000多人、残疾群众1000多人,形成了残疾工作“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救治及时”的长效工作机制。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