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阿克苏地区:奋进七十载 蝶变阿克苏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3日 12:01:35    来源:今日新疆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阿克苏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图片

航拍阿克苏市多浪河。 

  产业发展  经济实现巨大飞跃

  70年来,阿克苏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巨大飞跃。70年前,阿克苏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产业以农业为主、占比近八成,工业、服务业几乎从零起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注重发挥援疆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高效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昔日的经济落后地区,蝶变为产业体系完善、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2024年接近2000亿元,较1955年增长259倍、较2014年增长111%,总量居全疆第三。

  改造“老字号”,提升传统产业。聚焦打造全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大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科技投入,粮棉果畜产量位居全疆前列,2024年,粮食产量增至265万吨、位居全疆第三;果品产量280万吨、位居全疆第一;棉花总产108万吨、位居全疆第一;牲畜出栏603万头(只)、位居全疆第一。

  做强“精字号”,壮大支柱产业。围绕打造全疆能源资源产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从1955年仅有的少量粮油加工坊,发展为2024年原油加工量446万吨、生产原煤2962万吨,投产纺纱772万锭的规模。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开发“智字号”,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朱玉贤、曹晓风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黄庆学、金智新、吴光辉三位院士领衔的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塞斯纳172S飞机试飞成功,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建设高效推进,建成投产全国首个2万吨级光伏发电制氢项目,新能源布局总规模达1285万千瓦。

  未来,阿克苏地区将把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产业“四梁八柱”,实现从“样样都有”到“个个都强”。

  创建品牌  共融画好“同心圆”

  阿克苏地区把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态化引导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好家庭”“好邻居”“好楼栋”等微行动,全地区累计选树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41个,模范个人1727名,创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37个、示范区示范单位6153个、“微细胞”119万余个,实现了全域全程全覆盖。成立地县乡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119个,有效拓宽了共创共建、对口支援、社会交融的朋友圈。

  优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创新开展干群、机关、邻里、商户、员工、兵地、军地、油地、浙阿、社会各界“十融”实践,深入开展“石榴日”邻里节、百家宴、“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巡回宣讲等活动,开展融情活动3万余场次,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困难3.32万件,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进情谊,凝聚共识。

  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坚持“以城聚人、以业聚人、以教聚人、以才聚人、以惠聚人”,统筹城市建设布局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优化互嵌式示范社区、小区、行政村、村民小组,深化推进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有力推动了各民族深度融合发展。

  今后,阿克苏地区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持续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力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

  乡村振兴  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

  阿克苏地区始终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2024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26元。

  发展富民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深入开展粮棉“百千万”高产攻关,推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棉花全过程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广应用干播湿出、精量播种等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同时,积极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持续提高群众种植收益。扎实推进林果标准化生产,挂果面积440万亩、预计总产300万吨,产量创历年新高。认真落实自治区《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九条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多羔肉羊优势区”建设,做强“百万肉牛”养殖基地,一产稳健发展为经营性收入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就业服务,提高工资性收入。构建“地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成10个地县调度中心、62个乡镇(园区)就业驿站、600个村(社区)服务站。通过摸清劳动力底数,开展订单、定岗、定向技能培训。与疆内13个地州市、疆外13个省(区)市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做到“以人找岗”“以岗找人”精准匹配。截至8月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岗35.27万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

  深化农村改革,提高财产性收入。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发展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241个村集体组织落实股权收益分红0.35亿元,惠及8万户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未来,阿克苏地区将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持续夯实农业基础、优化就业服务、深化农村改革、落实惠民政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南疆共同富裕先行区,让农牧民生活更红火。(阿克苏地委宣传部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刘丽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