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养生指南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6日 10:19:4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张小容)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气温明显下降。此时,自然界进入“冬藏”阶段,人体养生也应顺应天时,以“避寒就温、敛阴护阳”为原则。如何在小雪时节科学养生?一起来听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田晓瑜的建议。
起居:早睡晚起,避寒保暖
小雪时节应做到早睡晚起,避免熬夜,有利于阳气的潜藏。晚上坚持用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
保暖是冬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尤其要注意头、颈、脚等易受寒部位的防护。田晓瑜特别提醒,习惯清晨出门运动的中老年人,应适当晚出或备足御寒衣物,避免因温差过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运动:温和适量,择时而行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田晓瑜表示,适当的户外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但运动应选择在太阳出来后进行,避免早晚气温过低时运动。推荐选择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泄漏”,反而适得其反。
饮食:温润益肾,因人而异
冬季饮食应以养肾为主,多选用温润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栗子、核桃、黑木耳等,推荐可适当食用莲藕鲤鱼汤、党参枸杞粥、益智仁粥等进行调养。
建议少食紫菜、海带等咸味食物,以防肾水过寒;可多食芹菜、莴笋等以养心气。对于手脚冰凉的人群,可选用当归、桂枝、艾叶、干姜等草药睡前泡脚,达到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效果。
此外,饮食进补需因人而异。对于偏瘦、手足不温、怕风怕冷的人,可选择温养气血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等;而体重超重、口气重、口干口苦的人,则应以疏导为主,多吃大白菜、陈皮、萝卜等。
环境:通风保湿,慎食火锅
田晓瑜提醒,冬季虽冷,但仍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暖气、空调易导致室内干燥,可通过湿拖把拖地或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
对于火锅,建议适量食用。因为火锅中的花椒、辣椒等辛温燥热之物,加上室内供暖、衣着厚重,易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如吃火锅,应多搭配清火滋润的食物。
保健:按摩穴位,防病强身
“小雪节气容易寒气入体而诱发疾病。”田晓瑜建议,可通过按摩大椎穴、肾俞穴、关元穴等穴位来防风御寒,强身健体。
此外,耳穴按摩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先将掌心摩擦热,按摩耳廓腹背两面,用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朵发红发热,然后向上提拉耳尖,向下拉耳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可通经活络,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膏方调补:辅助“冬藏”的智慧
冬季也是服用膏方调补身体的好时机。膏方是多种中药材经反复煎煮、浓缩后制成的半流体或膏状剂型,是“冬藏”的辅助方式。建议相关人群可根据医生医嘱服用膏方,辅助身体在冬季进行“潜藏”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