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金牌但不唯金牌(纵横)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7日 10:56: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伍里川
有人说,国内乒乓球比赛比国际比赛更难打。十五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水平之高,由两个细节显示出来:共有7位世界冠军参加混双项目;男子单打半决赛呈现“天花板”级对决,顶尖选手提前相遇。
透过名将之间的博弈,看到国乒选手相携相伴、风雨同舟的精神状态,就不难理解众多网友为何欢呼雀跃了。
大家也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金牌不再是唯一看点,运动员火热的竞技状态和拼搏精神、赛场内外的有趣故事,同样吸引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楚钦和林诗栋的全力以赴、虽败犹荣,陈梦战胜朱雨玲摘铜激起人们对于这对昔日“双子星”的回忆,这些都成为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另一种精彩。
谁说只有第一、只有胜利才让人热泪盈眶?对于体育精神的崇尚,对于竞技佳境的追求,因共同梦想而产生的惺惺相惜,同样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好戏连台,在拓展更多看点的同时,也印证了“唯金牌论”成为过去时。重视金牌但不“唯金牌论”的共识,近年来越发明显。
“十五运会不见奖牌榜”,成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其实,这一举措,早在8年前的十三运会期间就已经实施。为何如此?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在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中取消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榜排名。淡化“唯金牌论”、让体育回归本质,推动体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不断前进。
曾经一段时间,过度追求金牌数量、过度看重金牌分量的意识和做法,遮蔽了体育的风采和初心。淡化“唯金牌论”,取消奖牌榜,是营造优良赛风、让竞技体育回归拼搏和热爱的必要之举。淡化“唯金牌论”,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追求并不冲突,也并不妨碍体育健儿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
人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一系列体育改革举措扎实落地,业界与公众的共识得到了深化。这一变化在赛场上清晰可见,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全运会中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崇高,越来越多的观众从赛事角逐间感受到体育本真的光芒。
这样的共鸣共振让比赛和观赛变得更有意义,也更富有诗意。
把加油和祝福送给所有拼搏者、追梦者,同时唤醒我们心中的奋斗志、进取心,才是“围观”体育赛事的更好方式。
(摘编自《安徽日报》,原题为《不再“唯金牌” 更美更自信》)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7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