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党的建设 | 让流动党员有学更有为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13:03:26    来源:石榴云/今日新疆

  塔城地区积极探索双向共管机制,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学习不掉队,在“有家、有学、有为”中凝聚奋进力量。

柳玲玲 / 文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已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为将流动党员牢牢凝聚在党旗下,塔城地区积极探索双向共管机制,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五大难题,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学习不掉队,在“有家、有学、有为”中凝聚奋进力量。

双向共管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联”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7月2日,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里,丁建明和学生们一起为7月生日的“寿星”唱起了生日歌。丁建明是托里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的一名党员,2022年,因工作需要,他要在珠海市实验中学工作一段时间,这次活动正是该校党组织开展的党建活动——“心连心”结对研学。托里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定期与流动党员丁建明及流入地基层党组织联系,鼓励丁建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或教育培训,配合当地党组组织带领新疆籍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

  增强组织归属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关键,塔城地区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通过建机制、建台账、建组织,确保管理“不断线”,让流动党员在哪里都能找到“家”。

  丁建明回忆说:“每季度我们都会接受党组织的考核和指导,这不仅是检查我们的工作,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作风。”

  除了线下报到,塔城地区还充分运用线上管理平台,帮助流动党员实时更新个人信息,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动态。同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引导外地流入党员在家门口报到登记,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塔城地区构建了“流出+流入”管理模式,明确县以上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工作宏观指导、督促检查,乡镇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负责执行落实、牵头抓总,村(社区)等一线党支部、党小组负责及时接纳、具体实施,实行信息双向联通、支部双向联建、教育双向联合、服务双向联动、责任双向联结。

  沙湾市沙城路社区华中党支部书记张婷说,过去流动党员流出地“管得着看不见”,流入地“看得见管不着”,现在共建共管跨地区协作的模式,通过与当地组织部门签订流动党员党支部管理合作协议,与流入地共同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按照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的原则,制作“流动党员联系卡”进行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实现了活动共建、资源共享。

学习不打烊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虽然人在乌鲁木齐市,但通过灵活的方式,我依然能实时了解家乡动态,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裕民县吉也克镇库木托别村党员窦宏源说。窦宏源在乌鲁木齐市务工,但他依然与家乡的党组织保持着紧密联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窦宏源也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微信和视频会议等平台进行了学习。

  在塔城地区,像窦宏源这样的流动党员不在少数。他们利用灵活多变的线上方式,深度融入组织生活。库木托别村党支部创新推出了“指尖课堂”,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在线讨论,实现了常态化交流。

  同时,塔城地区线上平台结合“线上随时、线下沉浸”的学习方法,通过“塔城党建”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多种传播渠道,让流动党员们可以随时学习。使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书记上党课等线下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和领悟。定期组织开展实景课堂,将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让历史故事和红色资源深植党员心中。

裕民县党组织通过视联网组织流动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牟晓燕/摄

  为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脱节、思想不掉队,塔城地区还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度,选用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奉献精神强、作风纪律强的党员作为联络员,利用流入地的人才资源推行“支部微党课大家讲”。

  每年,塔城地区会专门划拨专项活动经费,确保党员教育活动不断档。塔城地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周洪伟说:“今年,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主题,我们先后与党校、政法、人社等单位协同合作,为流动党员送学、联学。”在这个过程中,会定期寄送学习材料和“红色礼包”,及时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

笃行实干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我依靠党的政策先富起来了,作为党员,回馈家乡,带领村民富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额敏县上户镇库尔布拉克三村党员刘开军说。

  刘开军从事农业种植工作多年,了解到村里的惠民政策后,主动联系村党支部,决定返乡成立额敏县瑞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他采用无膜、有机肥种植模式,种植1万亩“新春36号”黑小麦,带动了15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7500余元。

  2020年,刘开军又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00吨黑小麦面粉生产线,解决2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带动了村里更多人就业。

  近年来,为推动流动党员为家乡经济建设献智出力,塔城地区坚持为更多像刘开军这样的流动党员搭建施展特长、服务社会的平台,将流动党员自身特长与流入地需求相结合,在充分掌握流动党员专长、兴趣爱好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设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功能型党组织、老党员工作室等,通过区域合作共建,引导流动党员关注群众期盼,并鼓励他们发挥所长,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资源,当好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桥梁,带领乡亲们就业增收。

  “我们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关注流动党员的身心健康,还要充分利用各流入地特色资源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心用情关爱流动党员。”塔城地区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桂志军说,为激发流动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余热践初心的使命感,塔城地区不断健全流动党员关怀和困难帮扶机制,及时解决流动党员所遇到的困难。

  塔城地区将持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管理上“不断线”。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