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连线基层问民生丨数字便民,智慧生活就在身边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3日 12:09:5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1月21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昆仑路街道南泉社区,居民通过远程挂号系统让北京的医疗专家线上问诊。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在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数字化赋能,让群众享受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利。 闵勇摄

  连线主持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连线嘉宾:

  自治区人大代表、阿勒泰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 王芳

  自治区政协委员、阿克苏市政协副主席 茹先古丽·吐尔迪

  自治区人大代表、奇台县委书记 王斌

  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区数字建设深入推进,数字“牵手”政府、数字融入社会、数字赋能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生活场景,让我们的生活更智慧、更方便、更美好。

  在自治区两会上,“数字便民”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数字惠民

  服务越来越便捷

  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居家休闲,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数字赋能的智慧生活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以前总要跑好几个地方办理这些事,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搞定。”1月15日,阿勒泰市民李熙使用手机APP购买天然气和电费时感慨道。借助这一数字化平台,阿勒泰市多个社区已实现更多便民功能,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服务下沉,让数据跑腿,是近年来数字赋能下社区管理的趋势,也是更好服务辖区居民的有效手段。

  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实事。在自治区人大代表、阿勒泰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王芳看来,以数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样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2024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将开展数字便民利企行动列为本地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智能提升服务,探索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直播间+微课堂”等新模式,提供全领域代办服务,搭建起政民、政企交流新渠道,促进政务服务全面升级。

  阿勒泰地区围绕网上“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精准发力,12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60个事项“疆内通办”、142个事项“援疆通办”、211个事项“兵地通办”,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线上申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

  服务“小窗口”,改革“突破口”。

  王芳建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使用体验,加大对线上平台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数字化智慧化生活环境。此外,采取提高数字化使用能力和降低数字化使用门槛“双管齐下”的策略,不断提高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可及性与普惠性。

  数字赋能

  城镇建设更智能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克拉玛依、昌吉、阿克苏、和田等重点城市建设”……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有关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让自治区政协委员、阿克苏市政协副主席茹先古丽·吐尔迪倍感振奋和鼓舞。

  在自治区两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阿克苏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茹先古丽·吐尔迪表示,随着阿克苏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带动技术、管理、服务、产业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要全面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由“初期局部发展”到“打造完整架构”、统筹组建运营平台等公共性难题,着力解决好上下班交通拥堵、车辆停泊、排队缴费、城市治理等各种“城市病”问题。

  为此,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阿克苏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最为重要的抓手和最为迫切的任务。

  近年来,阿克苏市围绕资源整合、系统集成、数据开放和服务创新,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数字化转型;完成覆盖市级主要政务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库系统建设;80%以上非涉密业务数据资源在部门间实现交换;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教育、环保、旅游智慧化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智慧社区、数字乡村、智慧林果、智慧医疗等10类平台。

  “由于阿克苏市信息平台多,在数据融通、应用‘体感’等方面还存在瓶颈。这也是诸多地方建设智慧城市的共性问题。”茹先古丽·吐尔迪说。

  茹先古丽·吐尔迪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数字化”企业良性竞争机制,推动应用场景开发价格透明,降低地方开发应用场景成本。

  智慧城市建设是投资巨大的长期工程,茹先古丽·吐尔迪提出,在自治区层面全面考虑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力度,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还要建立投融资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

  数字普惠

  共享现代生活

  在线申领电子行驶证、社区小程序可以完成购物、一键服务系统帮助照顾老人……随着数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加快普及,借助数字技术,以线上化、远程化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模式日益普遍。

  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这是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关注的内容,同样也是自治区人大代表、奇台县委书记王斌的关注焦点。

  前不久,奇台县启动昌吉回族自治州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让经济困难、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该项目将对179户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并视情配备助行、助餐、感知类老年用品,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便利。

  当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如何让更多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也是摆在基层治理工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除提供培训和指导,我们还计划组织面对面活动,鼓励老年人通过学习和交流,逐步适应数字时代社会生活。”王斌说,对于今后数字应用平台的发展,他认为应该在数字养老方面发力,“我们会针对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让老年人既能感受到线上的便利,又能感受到线下的贴心。同时,推动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心又舒心。”

  王斌认为,基层数字化建设应结合基层实际,着眼短板,立足“回应痛点、突破难点、疏通堵点”,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就业、智慧养老托育等数字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可及性、便捷性、普惠性。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