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一个多月效果如何?

新视野 | 当操场成为第二课堂改变的不止体魄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28日 11:50:3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沈祖孝

  传球、过人、射门……3月12日上午,阿勒泰市实验小学的足球场上,阵阵欢呼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六年级(4)班的同学们尽情享受着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以往体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现在我们进行调整,将体育课分散到了全天不同时段,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动起来、跑起来。”该校副校长鞠丽梅说,这一改变正是响应了自治区中小学自今年春季新学期起实施的“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

  体育课,天天见。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一个多月以来,给学校、学生带来了哪些变化?为此,记者走进中小学校园进行探访。

3月17日,昌吉市第十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足球。杨斌摄

  孩子们喜欢吗

  近年来,“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广受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备受各方重视。今年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明确提出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学前,自治区教育厅下发通知,从今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调整为每天1课时,强调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程。

  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能否让学生们爱上运动?

3月17日,昌吉市第十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跳绳。杨斌摄

  3月13日,春日暖阳下的温宿县第二小学操场上,六个班正在上体育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上足球课、篮球课、乒乓球课、跳绳课的学生跑步热身,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

  “以前对体育课没什么兴趣,但现在课程内容丰富了,我特别期待每天的体育课了。”五年级学生艾尼萨尔·阿不力孜说。

  采访中,当问及最爱的课程,学生张文硕说:“现在体育课是我的最爱。”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跳绳……一到体育课时间,和田市第五中学俨然成了活力磁场,加油呐喊声在操场上回响。

3月17日,昌吉市第七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投掷实心球。杨斌摄

  学生依斯哈克·阿迪力说:“现在我和同学们有了更多时间来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大家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该校校长李林杰介绍,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后,很多学生由原先的“被动锻炼”转变为“主动参与”,校园里洋溢着蓬勃朝气,运动氛围越来越浓厚。

  校园体育课“上足”更要“上好”。李林杰表示,学校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上好体育课,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真正爱上运动。

  对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勇建议,学校可以进一步丰富多元化体育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游戏化教学”,将运动技能融入趣味游戏,如障碍接力、团队闯关等;同时加强体育与智育、德育融合发展,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等;还可以引入AI智能体育设备,如智能跳绳、运动手环等,实时监测学生运动数据,让体育课更加时尚、新潮,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养成运动习惯。

3月17日,昌吉市第七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踢足球。杨斌摄

  如何上好体育课

  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希望孩子们“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为未来打好基础。

  “必须让孩子们离开教室多运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表示,孩子们在阳光下跑跳,对于骨骼、肌肉、身体代谢等方面的发育很关键。

  为上足、上好体育课,我区一些学校因地制宜将校园边边角角等转变为“微操场”,实现了“小场地大体育”,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释放运动带来的快乐。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每一块空地,让学生们都能动起来,上好‘身体能出汗’的体育课。”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顾小勇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学生运动的身影。

  在保障措施上,自治区教育厅鼓励学校合理利用边角空间资源,将“金边银角”转化为运动场地,支持学校体育场馆在周末、节假日向学生开放。

  体育课天天见,师资力量如何保障?一些学校通过引外力,强内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有22个教学班,原有5名体育教师,今年该校采取选聘兼职体育教师、集团内体育教师走教跟岗等方式,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质量。该校还将游泳、武术等项目引入课堂,构建“基础课程+特色社团”的体育教学模式。

3月17日,阿勒泰市实验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武术操。杨淞文摄

  乌鲁木齐市第82小学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这学期,学校聘请了两名退役足球运动员担任体育社团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足球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足球运动水平。

  学校党支部书记牛文斌说,这两名体育社团教师的到来,让学校体育课更加多元,也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现在许多学生已将足球当成梦想去追逐。

  让学生们愿出汗、爱出汗,不仅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还要建立科学监测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练起来、乐起来。

  阿勒泰地区各中小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下足了功夫,除了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项目,还有滑雪、骑马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程。

  “这学期,我们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阿勒泰市第二中学体育教师李红旭说。

  库尔勒市第二中学体育课还将顶碗舞、舞龙舞狮等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副校长管新文表示,学生还在锻炼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月17日,阿勒泰市实验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玩老鹰抓小鸡游戏。杨淞文摄

  学生变化大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要实现这一目标,体育课对学生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23年9月,乌鲁木齐市第123小学就开始试点每天一节体育课,课程内容围绕花样跳绳、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展开,每节课设置10分钟左右的趣味体能训练模块,通过多样性、整合性设计提升吸引力。

  经过一学年实践,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从47%提升至80%,学校在各类体育赛事中也成绩斐然。

  “每天一节体育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乌鲁木齐市第123小学党支部书记谢兴隆说,如今,学校“小胖墩”“小眼镜”数量减少,因病请假人数较往年同期明显降低。

3月18日,库车市第八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吐尔松·托胡提摄

  这学期,学校引入智能跳绳设备,实现精准计数的同时,还能监测跳绳的频率、速度以及运动时长。“体育课有了科技赋能的新鲜感,也增添了学生运动的乐趣。”谢兴隆说。

  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后,全区中小学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天一节体育课,不仅帮我们强健了体魄,还磨炼了意志。”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学生魏家敏原本不喜欢上体育课,新学期,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她坚持锻炼,体能有了提升。

  “先前,有家长认为每天一节体育课会影响学习成绩,但大部分孩子在增加运动后,提升了上课专注力和学习效率。”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党总支书记车飞说,他观察到学生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学生眼里有光了,课堂上也更自信了。”

  对此,温宿县第二小学校长陈敏也十分认同:“如今,校园里充满活力,学生们体质明显提升,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学生们在运动中也学会了坚持、合作和拼搏,更加开朗自信。”

  家长们也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孩子这学期以来吃饭香、睡眠好,体能也上来了。”哈密市第四小学学生家长宋连宁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认为,学生每天累计有两小时在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每天有一节体育课,对改善学生视力、体能、超重肥胖、姿态不正等都有益处。除此之外,体育课还具备附加属性,一起运动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