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新疆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年均增速139%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28日 23:32:5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3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获悉:自治区农科院统筹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2020年至2024年,全院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累计达1.5亿元,年均增速139%,连续5年实现快速增长,助推一批 “新疆籍”明星作物品种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

  这两年,产自奇台的“腰站子”有机面粉凭借其过硬品质在疆内外市场收获大量消费者认可,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而支撑“腰站子”面粉“弹牙”“麦香足”特点的,正是由自治区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与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

   “新春26号已成为‘腰站子’有机面粉最主要的生产品种。” 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煜介绍,新春26号的成功推广得益于紧密的科企合作机制,科企双方结合自身特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形成“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科研主题—研发科研产品”的良性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有机手工挂面加工厂内,工人在晾晒挂面。巨海成 摄

  近年来,自治区农科院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创新+转化”双轮驱动体系,搭建面向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探索出技术转让、作价投资等多种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丰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实现科研能力和转化水平协同提升。

  在该机制的促进下,自治区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与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更加紧密。自治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张跃强介绍,双方已先后签订合作研发、技术服务、品种转让等多份合作协议,建立起“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合作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8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800万亩,为新疆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种业保障。

  在“创新+转化”双轮驱动下,今年一季度,自治区农科院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金额近2000万元,创历年同期最好水平。核春1号春小麦、鲁棉337号陆地棉等多个作物新品种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科研团队将与企业在良种繁育、合作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实现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关联互通。

  自治区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阿里甫·艾尔西说,今年,自治区农科院将通过与涉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定制研发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品种、技术、产品和装备转移转化,让科研成果在市场中焕发出更大活力。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