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看台丨新疆产阿胶出圈带活地方驴产业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9日 11:41:2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在阿胶市场低谷期入场,将疆岳驴养殖与国药标准的阿胶生产紧密结合,打通种植养殖、生产销售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做好“驴”文章,走出了一条精彩创业路。
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的前置熬胶车间。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2009年前后,国内毛驴存栏量断崖式下滑,阿胶市场乱象丛生,众多从业者纷纷退场。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玲逆势而上,毅然在泽普县投资4500万元建厂,投身阿胶行业。
当地的“疆岳驴”经半个多世纪选育,兼具耐粗饲、繁殖力强、体型高大、产皮量多的特点。同时,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使驴皮无需腌制即可自然风干晾晒,经古法熬制的阿胶色泽剔透、无异味,明显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秉持“不熟不做,不懂不干”的理念,张建玲深入新疆各地考察,查阅大量史书典籍,将新疆毛驴的历史、品种和养殖特点研究透彻,为创业之路打下坚实根基。
产品叫得响,质量第一位。张建玲深知产品质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一开始便将企业重心放在产品质量把控上,从原料筛选到生产工艺,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历经3年努力,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成功拿下国药准字号,成为新疆为数不多的阿胶生产企业之一。
“我们到现在都对产品很自信!”4月23日,该公司总经理陶鑫磊一边展示产品一边说,产品品质卓越,一方面源自严格遵循国药标准,另一方面源自优质的原材料。
4月23日,新疆金胡杨牧业有限公司疆岳驴养殖基地,一头母驴刚刚产下一头小驴。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企业产能快速提升,但毛驴存栏量也在持续下降,原材料供应不足成了难题。2016年,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新疆金胡杨牧业有限公司,在泽普县建设千亩饲草料基地,与新疆畜牧科学院合作建立良种驴高效繁育示范基地。
采用“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供技术指导、保价回收,带动泽普县近300户农户养驴增收;与合作社联合形成小规模养殖集群,稳定原料供应。
“过去我家养驴都得自己找销路,现在只要育肥成功交给企业就行,还可以卖个好价格!”公司从当地招收的员工阿米那木·买买提说,企业养殖还需要大量饲草,我们就种起了饲草,他们都会高价回收,现在我又到企业上班,多一份收入保障,这样算下来一年能增收8万元左右。
2018年,企业利用当地的优质核桃、红枣资源,推出“核桃阿胶糕”“红枣阿胶糕”等系列食品,丰富产品线,推动当地农副特产实现产业化发展。公司产品顺利进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企业也遇到了成本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叠加市场环境不佳,资金周转困难,发展陷入困境。陶鑫磊曾提议转卖企业,张建玲却坚定拒绝:“企业就像辛苦养大的孩子,怎舍得轻易抛弃?”
4月23日,在新疆金胡杨牧业有限公司、新疆良种驴高效繁育示范基地,新疆畜牧科学院研究员、新疆现代驴产业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肖海霞正在传授养殖技巧。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关键时刻我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张建玲感慨地说。自2022年起,公司享受到各类优惠政策红利共计350万元。其中,税务部门为其减免税金60余万元,援疆资金又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用工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还获得了自治区重大专项资金补贴。这些资金为企业完善生产技术、申请专利等提供了保障,也让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有底气。
如今,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已发展为集种植养殖、生产销售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企业也成功获评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阿胶生产线年产能600吨,年产值3500万元;三条驴奶生产线日产能630吨;新研发的阿胶冷萃晶经低温冷萃高度提纯,便于携带食用,在沿海城市年销量达800万元。
陶鑫磊满怀信心展望未来:“我们将做好疆岳驴核心育种群建设,繁育更多良种驴,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与新领域开发,让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路,走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