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驱动新疆“十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2日 11:43:0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黑宏伟报道)近日,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字经济联合会发布《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重点跟踪的48家平台企业注册用户数突破4500.64万,年度交易额达1283.10亿元,为“十大产业集群”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报告》显示,在“十大产业集群”带动下,平台经济规模实现跃升。其中,8家文化和旅游平台吸引用户3139.11万,年交易超4.1亿笔;3家现代物流平台支撑交易额104亿元,服务调用超1000万次;煤炭产业虽仅有2家平台,却创下223.90亿元的高额交易。平台运营形态加速向移动端迁移,66.67%的企业采用微信小程序,56.25%的企业实现多终端协同运营。
6月27日,在2025商博会数字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展区,群众与机器人互动。数字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平台将用户划分为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供应商、服务商、需求方五类,政府机构用户占比达43.75%,同比增长36%;行业组织与供应商虽仅占注册用户总量的5.93%,却贡献35.32%的活跃度,成为平台活跃性的关键支撑。拥有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供应商、服务商、需求方五类用户的平台占比从上年的2%跃升至22.92%。
随着数据条例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数据要素化探索取得进展。41.67%的平台建成数据中台,20.83%的企业开发出高质量数据集。在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于遥感影像的作物平台”建立全周期数据链,服务种植、金融监管等场景;“超级番茄”平台构建14万亩电子档案,指导加工番茄产业链优化。
《报告》还显示,58.33%的平台尚未开展数据治理,70.83%的企业未挖掘数据价值。面对发展瓶颈,66.67%的平台反映“投入高”,58.33%的平台呼吁引入紧缺专业人才。
《报告》建议,重点开发行业组织与供应商用户,定制精准营销、决策管理等数字化工具;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探索数据入表等价值转化模式;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联盟,创建全国性技术标准;在高校增设数字经济专业,通过“数据要素*大赛”提升影响力。
“平台正从交易渠道升级为产业生态组织者。”《报告》主要撰稿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兵指出,需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使其成为“十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