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小品丨“紧一点”与“好一点”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1日 11:14:1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岳燕云
“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在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讲。这些话,一针见血,字字千钧,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实质。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纪律和规矩,制定就是要执行的,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遵循,既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也不能合意的就干,不合意的就算。古训有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春秋时期,楚国国相孙叔敖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在其治下,官吏不做邪恶伪诈之事,民间也无盗窃事件发生,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十分淳美。清朝廉吏于成龙为官时曾定下《示亲民官自省六戒》,提出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等六条戒律。在他的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下,江南官场风气为之一清,豪绅权贵纷纷收敛行迹,改奢从俭,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历史昭示:官风正则民气顺,严规赢得万民心。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严”字当头,把“紧”的标准贯穿始终。这一标准体现的是铁的纪律约束,任何人都不得突破,彰显了我们党徙木立信、令出必行的政治品格和坚定决心。同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特点,要彻底打破“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必须严格执行“紧一点”标准。
然而,在硬杠杠、铁规矩的约束下,有一些干部感到不适应,有的说要求太严,管得太死,束缚了手脚;有的说党员干部也有七情六欲,管党治党应“人性化”,甚至有人还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说来说去,就是希望为官舒服点、自在点。
殊不知,要讲党的规矩,就不能允许权力任性、习惯任性和个人爱好任性,不能我行我素。如果不惜顶风违纪追求一时的舒服自在,付出的必定是长期不舒服、不自在的代价,有的甚至还会失去自由。不仅如此,回看那些腐败案例,哪一起大案不是从党员干部不顾纪律、不管规矩开始的?哪一个贪官不是从不讲规矩的一小步,逐渐滑向腐败深渊的?事实警醒我们,规矩不立、纪律不严,百弊由此生!如果任由任性放纵的舒服自在野蛮生长,不仅有损党的形象,更疏离党群干群关系。因此,“紧一点”,十分必要。
“紧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当奢靡之风回归勤俭本色,干部们反而收获了“应酬少了、状态好了”的真自在。不仅如此,近年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共识已深入人心,这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可以肯定地说,那些看似的不舒服、不自在,实则为党员干部身心健康提供了护身符,为保持良好作风提供了压舱石,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黏合剂。
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坚持“紧一点”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干事创业,干群关系自然心齐气顺。如此,党和人民才能在新征程上甘苦与共、团结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