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新疆·我们的“十四五”丨369.6亿元财政资金发力 高标准农田催生新疆农业多项高产纪录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7日 22:09:0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冉虎报道)如何让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基础保障。截至10月末,“十四五”以来,自治区财政厅累计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69.6亿元,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投入规模、亩均投资标准“双增长”。
在财政资金支持下,截至2024年底,新疆(不含兵团,下同)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19万亩,催生出新疆农业多项高产纪录,激活了农村资源,促进了乡村振兴。

在新源县则克台镇则克台村,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资料图片)。张文庭摄
“十四五”以来,自治区财政厅逐年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年度资金投入规模由2021年的45.6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89.6亿元,年均增长18.4%。同时,自治区财政厅逐年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最高补助标准由2021年每亩补助1067元,提高至2025年每亩补助3090元,年均增长30.45%;将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最高补助标准由2023年每亩补助1216元提高至2025年每亩补助2223元。
在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下,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凸显。走进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户镇新户村,“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的现代化农田壮美画卷展现在眼前。近年来,木垒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让碎片化土地“握指成拳”,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昔日的“望天田”蝶变为如今的“高产田”“希望田”。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新疆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近一倍,田间耕作成本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保证率大幅提高。
“过去小家小户种地,浇水等田间管理费劲不说,玉米亩产量也仅约1吨。如今高标准农田种地,全程机械化,浇水用滴灌,不仅省工省时,亩产量也高达1.3—1.4吨。”乌苏市西大沟镇塔克里更村村民徐其海的感言正是高标准农田改变传统耕作模式的生动缩影。
高标准农田的建成,有效提升了新疆粮食生产能力,2022—2024年,新疆粮食产量累计增加118.7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5.1%,粮食平均单产水平跃居全国首位,品质创历史最好水平。小麦、玉米创9项全国大面积单产纪录;棉花总产、单产、品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