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市:生态养蜂 花海里酿造“甜蜜”生活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15:57:49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仲夏时节,沁人心脾、浓郁馨香的沙枣花在田野间次第绽放,勤劳的蜜蜂采花酿蜜,浓郁的蜜香混着花香,与丰收的喜悦交织弥漫在空气中。
每天清晨,鲁提普拉·木特力普都会穿梭在蜂群间,观测蜂场环境、查看蜂群活动状态,忙得脚不沾地。
“这是我们养的北京1号品种的蜜蜂,这个月已经开始产蜜了。”库车市比西巴格乡鲁提普拉蜂蜜销售部负责人告鲁提普拉·木特力普诉笔者。
他一边仔细查看蜂板,一边为介绍养蜂常识。在绿浪翻滚的田野边,蜜蜂穿梭其中,金黄色的蜂巢里,粘稠的蜂蜜发出淡淡花香。
追花逐蜜,随季节转场,是他与父亲的日常。鲁提普拉出生于养蜂世家,自幼受父亲熏陶,与养蜂结下不解之缘。
“父亲从1981年就开始养蜜蜂,从一开始的只产两种蜂蜜,现在扩大到了6种蜂蜜。”上学期间,鲁提普拉一放学就回家帮忙看蜂、铲蜜。在父亲那辈,环境稍有改善,但蜜源有限,交通限制,让养蜂事业无法扩大规模,只能困囿于附近的几个乡镇养殖点。
2016年,大学毕业的他萌生回家创业的想法。“库车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充足的蜜源植物,可为蜜蜂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让鲁提普拉坚定了回家创业的决心。
“早期村民们使用传统土法养蜂,养殖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不好。”鲁提普拉继承父辈衣钵,总结父辈养蜂经验,改良养蜂方法。
生态养蜂,依花而栖。鲁提普拉走遍周边乡镇,先了解蜜源。库车周边红柳、骆驼刺、沙枣、红枣肆意生长,为养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保证。
蜜源有了,蜜蜂的品质也是产蜜的关键。为了选出繁育能力较强的品种,鲁提普拉远赴北京,跟着养蜂专家一起,学习蜜蜂养殖技术,了解蜜蜂的生长习性,以及蜜蜂过冬的保暖问题。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引入了北京1号蜜蜂,这种蜜蜂品种具有抗病、抗螨、节省饲料和采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其放置在库车、拜城的多个点位沙枣树下,红柳花旁。
经过不懈努力,他将刚开始的150箱养殖到了如今的600箱,收入也越来越高。2019年,鲁提普拉成立蜂蜜销售部,有了自己的蜂蜜品牌,引进了半自动化的加工车间,蜂蜜的储存、装罐、包装都在这里完成。
“没想到,养蜂居然能养出一个产业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我们现在养殖北京1号和黑蜂600箱,有枣花蜜、骆驼刺蜜、沙枣蜜、红柳蜜、黑蜂蜜,年产蜜12吨,年收入60多万元。”鲁提普拉感慨地说。
随着蜜蜂增多,蜜蜂产量增大,加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成了一大问题。善于学习的鲁提普拉想通过社交平台加大宣传,吸引了线上线下大批顾客。
如今,鲁提普拉将“甜蜜事业”做成了富民产业,更成为库车市比西巴格乡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通讯员 刘雪梅 克德尔娅·艾买提 隋浩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