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乡村振兴

打“特色牌 ”做“水文章” 这里鱼虾满塘皆是景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9日 11:59:16    来源: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喀什市水产品迎来了丰收季,小龙虾、南美白对虾、三文鱼、鲈鱼、银鳕鱼等水产品陆续上市,不仅丰富了群众的餐桌,也为喀什市渔业发展增添了蓬勃生机。

  养殖基地工人捕捞南美白对虾。赵庆辉 摄

  碧水映蓝天,虾跃人欢笑。9月5日,在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老董养殖基地,工人正驾着小船穿梭在水面,捕捞一笼笼南美白对虾,这些虾将很快供应本地水产市场,同时满足团购订单的需求。看着鲜活的对虾,基地负责人董广玉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今年是我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第四年,经过前几年的不断摸索,今年基地的南美白对虾长势喜人。每年平均产量约为五吨,通常在4月底到5月初将虾苗投放进池塘,8月中旬上市。此外,还特意预留了一个塘口,专供国庆和中秋节期间上市,预计产量可达两吨左右。”董广玉说。

  工人捕捞新鲜的南美白对虾。马丽娜 摄

  老董养殖基地每年投放虾苗100万尾,每批次南美白对虾生长周期100天左右,最大单尾重量可达35克。为了推进鲜虾产业健康发展,基地通过人工调节盐度,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机制,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比等措施,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养殖方法。“我们采用定时定点喂养方式,对水质要求较为严格,使用专业设备进行一天三次的检测。为保障市场供应,配备了专门的充氧设备,运输时还会在装货容器内添加冰块,确保产品鲜活送达顾客手中。”董广玉说。

  基地鲜美的南美白对虾。马丽娜 摄

  得益于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老董养殖基地产出的南美白对虾不仅肉质紧实、味道鲜甜,更让喀什市民吃到了淡水里养出的“海味”。眼下中秋临近,基地的对虾迎来了预订高峰,不少顾客提前下单锁定新鲜货源。喀什市民陈小河是老董养殖基地的“回头客”,“这的虾只需清水煮,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手法,甜滋滋的,自带鲜味。”陈小河说。

  在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疆云梦泽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一尾尾鱼儿在水中游弋嬉戏,随着饲养员撒下饵料,鱼儿们争先恐后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抢食,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我们基地的养殖品种涵盖三文鱼、鲈鱼、银鳕鱼、石斑鱼、黄颡鱼及彩虹鲷,基地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年产量稳定在100吨左右。”新疆云梦泽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产养殖负责人祝葛峰说。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养殖的水产品。

  与传统露天养殖不同,公司采用的是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沉淀池、过滤、消杀等配套水处理设备与工艺,再结合数字化管控系统,能对养殖环境中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进行智能化调节,为水产品打造了稳定、适宜的生长条件。目前基地拥有39个养殖池,养殖水体1600立方米。“这种模式不仅空间利用率与资源转化率高,能实现高密度养殖,更兼具保护环境、严控产品质量优势,可以达成高效、可持续的水产养殖目标。”祝葛峰说。

  在市场渠道方面,公司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喀什市本地水产海鲜店、酒店及超市。随着市场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公司已承接一批来自乌鲁木齐的中秋订单。“预计中秋前后,鲈鱼、彩虹鲷、银鳕鱼、三文鱼四类产品能产出40—50吨,预计收入200万左右。”祝葛峰说。

  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疆云梦泽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

  喀什市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335亩,主要分布在浩罕乡、多来特巴格乡、帕哈太克里乡和兰干镇。养殖品种以草鱼、鲢鱼、鲫鱼等常规品种为主,还有南美白对虾、小龙虾、鲈鱼、三文鱼和银鳕鱼等特色品种。截至第三季度,喀什市水产品总产量约2400吨。

  “喀什市将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建设好帕哈太克里乡5000平方米水产养殖中心项目,积极探索‘观光+采摘+垂钓+餐饮’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喀什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办干部李圆泽说。

  (喀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丽娜 依力哈尔江 实习生 穆妮赛)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