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走进老虎台乡:义诊送健康,骑兵精神砺初心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7日 23:17:57 来源: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八月的南疆,暑气仍裹挟着高原的干燥,在拜城县老虎台乡的山谷间流转。8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清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二期援疆医疗队的12名队员,带着满满两箱常用药品、便携式诊疗仪器和沉甸甸的关怀,踏上了前往拜城县老虎台乡托普鲁克村的山路。
经过三个多小时,当医疗车停在托普鲁克村文化活动中心门前时,队员们刚推开车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暖到了:大厅里早已坐满了等候的村民,有的老人拄着拐杖坐在长凳上,怀里揣着皱巴巴的病历本;有的年轻母亲抱着孩子,时不时朝门口张望……队员们迅速分工,迅速摆放好义诊物品和药品,开展义诊活动。
“医生,我这头总是晕,眼睛也看不清东西。”68岁的托合提大爷第一个走到义诊台前,他黝黑的脸上刻着高原日晒的痕迹,袖口挽起时,能看到手臂上暴起的青筋。援疆专家一边让老人坐下,一边轻声询问病史:“平时吃盐多不多?有没有按时吃药?”得知老人有高血压却总忘记服药,还爱吃腌制的咸菜后,他拿出血压仪仔细测量,“血压160/95,有点高。”随后,他从药箱里取出降压药,手把手教老人分辨剂量:“这个蓝色的药片,每天早上吃一片,吃完别忘了喝杯水。”怕老人记不住,他还在药盒上标注了服药时间,又特意嘱咐陪同的家属:“麻烦您多提醒大爷按时吃,下次我再来给您复查。”
最热闹的要数健康指导环节。村民吐尔逊平时爱吃手抓肉和油腻的食物,最近总觉得胸口闷,检查后发现是高血脂。像吐尔逊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援疆专家们没有直接说教,而是举着村民熟悉的食材举例:“您看,咱们村里种的西红柿、黄瓜多新鲜,下次做抓饭时少放些油,多加点蔬菜;手抓肉好吃,但别天天吃,一周吃一次解解馋就行。”
本次义诊共接诊100余人次,免费发放降压药、感冒药、外伤药膏等药品100余份。义诊结束,当村民们再次围上来,有的递上水果,有的拉着队员的手不肯放时表达诚挚谢意时,大家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来不及休整,医疗队又驱车前往下一站——全国唯一在编的拜城县民兵骑兵连义诊和送药。当身着迷彩服的骑兵战士牵着骏马列队迎接时,队员们瞬间被一股庄严的气息包围。马蹄踏在地上的声响整齐有力,战士们黝黑的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手里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来到连史馆,推开厚重的木门,墙上的老照片瞬间将大家拉回过去:上世纪60年代,骑兵连战士骑着战马在雪山巡逻,风雪中他们的身影依然挺拔;90年代,战士们背着药箱给偏远牧区的村民送医送药;近年来,骑兵连参与抗震救灾、扑灭山火的画面……听着介绍,看着荣誉陈列柜前,一枚枚军功章、一面面锦旗静静摆放,“你们不仅是戍边卫士,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作为援疆医生,更要像你们一样,把心扎根在边疆,为老乡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大家纷纷表示。
参观结束时,队员们与骑兵连战士合影留念。夕阳下,战马的嘶鸣声与队员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这次来骑兵连,不仅是送药品,更是来学习的。”医疗队副领队刘军伟说,“骑兵连的尽责精神,会成为我们建设边疆医疗事业的精神底色,以后我们会常来村里义诊,常来向战士们学习,用实际行动守护浙疆同心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