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援疆

绍兴援疆干部人才开展“铸牢共同体 浙阿一家亲”主题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3日 11:29:56    来源:绍兴市援疆指挥部

  铸牢共同体 浙阿一家亲

  带着钱江潮的深情

  循着天山月的指引

  绍兴援疆干部人才

  以宣讲为桥 以真情为带

  走进展馆校园 深入乡村工地

  用实干讲述援疆故事

  用深情传递政策温度

  将共同体意识化作和风细雨

  润泽棉城的每寸土地

  让“绍阿一家亲”的暖流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绵延

  赵伟龙

  鉴水棉城话援疆 绍阿融情育新苗

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援疆吗?有人去过绍兴吗?绍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我们阿瓦提和绍兴各有哪些特色?”8月27日的绍阿人才培训交流中心,阿瓦提县委副书记、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赵伟龙以一连串亲切的提问,为阿瓦提鲁迅小学的师生及家长拉开了一堂深情宣讲的序幕。他从越剧黄酒到刀郎木卡姆,从汉代郑吉到今日援疆人,将浙阿两地的文化符号与跨越千年的援疆历史娓娓道来,在生动的对比与溯源中,让“绍阿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

  产业、医疗、教育、文化……赵指挥长用一幅幅纪实图片、一组组跃升数据,细数援疆工作的扎实成效。当讲到教育援疆助力阿瓦提中考荣居地区榜首,当听到孩子们由衷说出“谢谢叔叔阿姨,您们辛苦了”时,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化为温暖的回响。这段鉴水与棉城交融的深情,正似陈年美酒,在历史的沉淀中愈发醇香,滋养着棉田沃土上的新苗茁壮成长。

  顾  恺

  团史馆中忆峥嵘,援疆路上话担当

图片

  9月12日,团史馆内光影斑驳,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指挥长,一师七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顾恺站在记录着兵团创业史的一幅幅老照片前,为阿瓦提县第三中学和七团的近70名学生,深情讲述了一段段穿越时空的奋斗故事。从戈壁垦荒到兴修水利,他把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化作一堂堂浸润心灵的思政课,让峥嵘历史在年轻的心中激起回响。

图片

图片

  顾恺动情地分享着援疆路上的温暖篇章——绍兴教师如何跨越千里播种知识,与本地教师携手提升教育质量;援建学校的落成,让更多孩子圆了大学梦;医疗援疆的突破,为当地群众筑起健康的屏障。最后,他指着墙上“艰苦奋斗”的标语,寄语学子们传承这份精神,用勤奋书写未来,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力量。两个多小时的宣讲,让爱国爱疆、团结奋进的信念,如种子般飘向天山南麓的这片心田,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未来。

  杨  骅

  绍阿同行 你我同心

图片

  9月15日,金秋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阿瓦提县鲁迅高中高二(1)班崭新的课桌上。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阿瓦提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杨骅站在同学们中间,以“绍阿同行 你我同心”为主题,将一段跨越山河的援疆岁月娓娓道来。“同学们可能好奇,我们为何要不远万里而来?”他身后PPT上光影流动,廿八载援疆征程,如一幅壮阔画卷徐徐展开。

  从昔日蓝图到今日矗立于校园的“鲁迅高中”这座教育丰碑,杨骅生动诠释了“五张金名片”的深厚内涵。他轻触智慧黑板,讲述它如何连接绍阿两地的课堂;他细数“组团式”医疗,如何将健康守护送入千家万户……最后,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深情寄语:“你们是阿瓦提的未来,是铸牢共同体的生力军。愿你们把握时代机遇,成为这深厚情谊的传承者与践行者。”这一刻,跨越万里的牵挂与少年未来的志向,在明亮的教室里交汇共鸣。

图片

图片

  张铁军

  温暖援疆大后方,凝聚合力筑堡垒

图片

  “各位家属,你们是援疆工作最坚实的依靠与最温暖的港湾。”9月28日下午,绍阿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内温情流淌,绍兴援疆干部张铁军与援疆教师家属们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他分享着教师们克服困难、悉心辅导学生、点亮孩子梦想的日常点滴,生动描绘了教育援疆的真诚实践,并详细介绍了指挥部为保障教师生活所做的种种努力。这番恳谈,如一条温暖的纽带,让相隔万里的牵挂安然落地,也将“前方援疆、后方支援”的深厚情谊,谱写成一部动人的交响。

  陈月刚

  双馆联动启思想,教育援疆润无声

图片

  9月17日下午,绍兴援疆干部陈月刚为阿瓦提县鲁迅初中与一师七团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一场穿梭于双馆之间的“移动”思政课。从鲁迅文化馆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解读,到绍阿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内援疆成果的生动展示,他以“鲁迅精神与援疆实践”为主线,串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思想的星火在场馆间传递,“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的理念已悄然浸润人心,让绍阿情谊在无声的文化交融中生根发芽。

  刘  佳

  非遗工坊酿真情,文化传承聚人心

图片

  10月3日,慕萨莱思传统手工作坊内酒香氤氲,绍兴援疆干部刘佳带领妇女群众在千年醇香中开启非遗之旅。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意到酿制工艺,她娓娓道出杯中承载的丝路记忆。当介绍到援疆指挥部连续两年投入资金打造5个传统工坊、推动非遗从“输血”走向“造血”时,古丽娜尔抚着酒缸由衷感慨:“以前只当是门手艺,今天才知道,我们守护的是一首‘活着的古诗’,是捧在手里的历史。”这一刻,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文化认同随酒香沁入人心,成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最美诠释。

  朱杭军

  田间地头授经验,“千万工程”促振兴

图片

  9月29日上午,在阿依巴格镇葡萄村的蓝莓种植基地,绍兴援疆干部朱杭军面向10名致富带头人,将“千万工程”的宏图融于青翠幼苗。他以“友谊之苗”为喻,用带着“苞谷馕”芬芳的乡土语言,将浙江经验从品种选育讲到品牌规划。一位带头人感慨:“原来‘千万工程’的好方法,我们的蓝莓产业直接就能用!”这场田埂上的授课,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共同发展的希望播种在田野,静待繁花满枝。

  俞  凯

  同心共筑民生工程,绍阿齐绘发展蓝图

图片

  9月17日上午,在阿瓦提县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上,绍兴援疆干部俞凯与一线工友们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对话。他以165天建成鲁迅高中的“绍兴速度”为例,深情讲述援疆团队与当地建设者昼夜奋战的动人故事。“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承诺与匠心的见证。”此刻,工地的轰鸣声仿佛正是那种拼搏精神的最好注脚。一位本地建筑工人感慨道:“原来我们砌进墙体的不只是砖石,更是通往未来的连心桥。”这场在钢筋水泥间的交流,让援疆承诺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深深烙印在每位建设者心中。

  斯章炳

  鲁小情缘深似海,绍阿纽带代代传

图片

  9月24日下午,绍兴援疆干部斯章炳在阿瓦提县鲁迅小学,为60余名师生构筑了一条穿越时空的“绍阿情缘长廊”。从绍兴全额援建这所学校的初心,到“鲁迅教育”品牌在边疆落地生根的实践,再到两地学子研学互访中留下的欢声笑语,每一个故事都是这条长廊里闪光的展品。“希望更多同学能去绍兴研学,获得鲁迅奖学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声呼唤在孩子们眼中点亮星光。此刻,鲁迅小学不再只是建筑,而是绍阿两地共同编织的教育画卷,让跨越山河的情谊在琅琅书声中绵延生长。

  吴赛来

  非遗传承绘同心,刀郎文化绽新彩

图片

  9月29日,在刀郎文化(农民画)非遗传承中心,绍兴援疆干部吴赛来与20位传承人共同展开了一幅名为“传承”的画卷。通过打造刀郎文化非遗技艺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空间,让全国各族人民了解刀郎人的璀璨文化。老艺人们倍感欣喜,纷纷表示会把刀郎农民画、刀郎麦西热甫和刀郎木卡姆发扬光大,积极做好非遗申报工作。当传承的誓言与文化的薪火在画中交融,一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盛世宏图”已跃然纸上。

  娄伟成

  健康同行筑根基,绍阿同心护成长

图片

  在阿瓦提县第四中学的礼堂,千双年轻眼眸注视着讲台上的白衣使者。9月11日,绍兴市援疆医疗领队娄伟成用两个“守护”架起桥梁:一是医疗援疆技术落地的担当,二是青春期自我保护的引导。当早恋困惑与女生自我保护的话题被温柔解开,当援疆品牌与成长关怀紧密交织,“绍阿一家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开学季最温暖的注脚,书写在少年们崭新的人生章节里。

  蒋利峰

  文化搭桥育英才,同心同行一家亲

图片

  9月22日,绍兴援疆教师领队蒋利峰在鲁迅高中课堂上,以“教育援疆 绍阿同心”开启了一场文化对话。他从两地人文特色切入,以鲁迅文化为纽带,生动展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鲁迅系”教育体系。云端教研、名师送教、校际结对、研学互访等丰硕成果,共同构筑起绍阿教育交融的桥梁。他勉励学子以文化认同拓宽视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让“讲出来”的期望真正化为“听进去”的认同,使绍阿情谊在教育的沃土中生生不息。

  宣讲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情谊如陈年美酒,历久弥香。这些奔走在棉城的身影,用脚步丈量着援疆的厚度,用心灵感受着团结的温度。当文化的种子在棉田发芽,当教育的星火照亮叶尔羌河畔,绍阿两地共同谱写的,不仅是对口支援的壮丽诗篇,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每一次宣讲都是心灵的相遇,每一个故事都在见证:鉴水悠悠润棉城,绍阿人民心连心。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